《子路见孔子》
子路见孔子,子曰:“汝何好乐?
”对曰:“好长剑。”
孔子曰:“吾非此之问也。
徒谓以子之所能,而加之以学问,岂可及乎?”
子路曰:“学岂益哉也?”
孔子曰:“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,士而无教友则失听。御狂马者不释棰策也,操弓不反于檠,然后可持也,木受绳则直,人受谏则圣,受学重问,孰不顺哉。
谤毁仁者憎怒士人必主于刑也,君子不可不学。”
子路曰:“南山有竹,不揉自直,斩而射之,通于犀革。以此言之,何学之有?”
孔子曰:“括而羽之,镞而砺之,其入不益深乎?”
子路拜曰:“敬受教。”
翻译:
子路拜见孔子,孔子对子路说:“你有什么喜好?”
子路回答说:“我喜欢长剑。”
孔子说:“我不是问这方面。
只是说以你的天赋,再加上学习,怎么会有人赶上呢?”
子路说:“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?”
孔子说:“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,政事就会有错失;君王没有遇到敢于进谏的大臣就会迷失方向,有才能的人没有能够教会自己的朋友就会听不到正确的意见和建议。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,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。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,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。接受教导认真多问,没有什么学不成的。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,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。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。”
子路说:“南山有一种竹子,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,削尖后射出去,能穿透犀牛的厚皮。由此说来,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?”
孔子说:“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,箭头磨得锐利,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?”
子路听后拜谢说:“真是受益良多。”
版权声明: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将配合处理!